学院动态

“相约校园 成长对话”――人文学院校友论坛昨日举行
 
[发布时间:2013-10-12 17:29:30] [访问量:]


571430分,人文学院校友论坛在麦庐园外语楼506举行。现中国江西网副总编周泽锋和斯图特基金会驻大陆代表杜兴强两位校友与现场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蔡志刚,学科建设兼研究生副院长王玉琦及党总支干事胡诚民参与了此次论坛。
周泽锋是人文学院1996级经济新闻的毕业生。作为学长,周泽锋告诫在座的学弟学妹,在大学首要任务是学习,而且还要学会学习,不能只是埋头苦读。勤奋要有,但也要懂得规划。除了学习,他认为观察也是很重要的。观察往往与思考紧密结合,善于观察的人时刻处于思考的状态,因为思考才会有新的发现,才能不断提升、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他还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特别是新闻专业的同学们,更要把学校当成一个小社会,抓住一切实践的机会。
而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同学,周泽锋提出七字箴言:“做人,做事,做文章。”做人,他指出要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学会与人交流。“我不停地穿梭在茫茫人海之间,因为我怕大地失去我的身影”,曾经的格言代表了他的人生态度,勤奋做事。而做文章,周总编认为有双层含义。一个是写文章,还有一层就是个人的职业规划,那是“自己的专属文章”。
杜兴强作为2008年的人文学院优秀毕业生,现任香港斯图特基金会驻江西的项目代表。年纪轻轻的他已经走遍大半个中国,还涉足缅甸、尼泊尔等国家。他指出,公益工作者不直接创造财富,只起桥梁作用,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杜兴强还提出了“三子”:“钻空子”、“钉钉子”和“喊号子”。“钻空子”就是指公益工作者是在做别人认为困难而不愿去做的事;“钉钉子”则是说认定了一件事以后就要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喊号子”是告诉大家要把所做的事情拿出来宣传,将公益事业推广开来。正是凭着这样的理念和原则,公益事业这项原本平凡的工作才发挥着非凡的作用。一张张真实的记录,带同学们走进杜兴强学长的工作与生活,感受公益的人文魅力。

        论坛尾声,同学们就自己关心的各类问题与两位校友进行了交流。本次校友论坛也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


Copyright@ 2015-2019 江西财经大学社会与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玉屏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