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日,受江西财经大学社会与人文学院邀请,山东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副主任、国家广电总局国产纪录片创作人才扶持优秀导演贾海宁在英庐楼 Y429 为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带来 “从国产纪录片谈起” 主题讲座。本次讲座聚焦精品创作、技术革新与国际传播三大核心议题,结合其代表作实践经验,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行业分享。

讲座伊始,陈文钢副院长以“让爱你的人以你为骄傲”的理念开篇,介绍了贾海宁导演的丰富履历与创作成就。贾海宁导演在随后的分享中坦言,自己的创作深受陈文钢副院长“追本溯源”“创作反映自身”观点的影响,在多年实践中始终坚持突破创新,力求让每一部作品都具备独特价值。他强调,一部优秀的纪录片需兼具“触及灵魂的深度、差异化的创新力与真实的感染力”,以此实现自我与他人价值的最大化传递。

随之,贾海宁导演分享了《大河之洲》的作品片段,介绍了该片从选题立意到拍摄制作的全过程。该片聚焦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与人文,创作中面临鸟类拍摄经验不足、周期紧张等挑战。为此,团队坚守“真实至上、不干预拍摄对象”的原则,通过“提前布局、精准选址”的方式,完整记录下东方白鹳的家庭成长历程。技术上,团队采用4K超高清拍摄,并积极探索8K技术应用,以高品质影像强化内容的视觉表现力与信息传递效能,最终实现题材价值与创作质量的双重突破。

谈及当前热议的AIGC技术,贾海宁导演提出理性见解:AIGC无法完全替代纪录片创作的核心创造力,但可在创作辅助、拟真呈现、虚拟想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他也指出AIGC面临迭代速度快、人机交互成本高、版权争议突出、细节呈现易有瑕疵等痛点,建议行业通过“影像风格化定制”等方式规避风险,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内容创作。

围绕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贾海宁导演强调,纪录片“走出去”的核心在于讲好“有全球视角、有情感关联、能引发共鸣”的好故事。他认为,好故事不仅要挖掘稀缺价值,更要寻找与国际受众的连接点;讲述时需注重细节张力、信息新鲜度,运用文学化表达、聚焦人物、营造冲突等技巧,搭配简洁有力的解说词,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

在讲座尾声,贾海宁导演总结道,纪录片创作者需锤炼“深入学习的积累力、持续关注的定力、坚决执行的行动力与开放合作的包容力”,唯有厚积薄发、知行合一,方能打造出兼具思想深度与传播广度的精品,为中国纪录片的繁荣与海外传播贡献力量。

此次讲座作为连接学界与业界的桥梁,为同学们带来了宝贵的行业前沿动态与创新理念,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我校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注入了新的动能。

  (图、文/袁典怡 审核/陈文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