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日,江西财经大学社会与人文学院召开教学成果奖培育调度会。教务处副处长胡少勇以及教务处、研究生院相关同志莅临现场指导,社会与人文学院蒋国河院长、洪泸敏副院长与社会学系汪鸿波主任参加了会议

会上,洪泸敏副院长代表项目负责人唐斌教授,就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社会工作专硕‘项目引领、育需共轨’的协同实践育人模式》进行汇报。她从成果名称、教学问题、教学方法、成果基础及取得成效、下一步工作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强调该模式以实际项目为驱动,紧密对接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地协同、师生联动,着力提升社会工作专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

教务处研究生院相关同志认真听取汇报后,对该育人模式的创新性与实用性给予肯定。他们结合当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要求与高校同类项目经验,提出多项建设性指导意见:一是进一步梳理模式的特色亮点,突出与其他院校同类项目的差异化优势,在标题上体现创新性;二是补充具体实践案例与数据支撑,增强成果的说服力与可推广性;三是优化成果呈现逻辑,确保申报材料更贴合评审标准,全面展现学院在实践育人领域的探索成果。

接下来,蒋国河院长汪鸿波副教授省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数字治理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跨学科融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汇报,并围绕学院当前教学成果奖项目的申报进展、竞争力分析及后续提升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教务处研究生院相关同志认真听取汇报后,指出社会工作(数字社会治理)交叉专业是我校第一批立项的跨学科交叉专业,已有了一定的建设基础,尤其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科教融合、国际化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希望进一步整合挖掘材料,积极寻求省内专家指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申报材料,冲刺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蒋国河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教学成果奖培育是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抓手,需整合全院优质资源,聚焦核心问题持续改进,希望各团队结合会上提出的指导意见,细化完善申报材料,力争在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取得突破,同时以此次培育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院整体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图文/洪泸敏、陈佳淳,审核/蒋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