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的学科共同体。自2011年以来,我们扎根本院学科特点,依托江西财经大学学科优势,面向江西发展实际,以学科方向为中心,修正了部分发展方向,巩固了既有特色,初步实现了“凝练方向、重点突破、整体进步”的学科中期发展目标:(1)将“民俗与民间文化”方向修正为“民间文化与典籍整理”,强化了文献整理这一特色;(2)将“科技与社会变迁”调整为“传媒社会学”,着力研究传统传播手段对社会变迁的影响,重点研究传播技术对苏区文化传播的影响,着力研究现代传播技术与社会秩序、社会控制之间的关联,进而着力贯通传统和现代传播技术之间的联系;(3)基于我校是全国首批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的33所院校之一,将“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方向修正为“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4)继续巩固农村社会学研究方向,以适应江西发展战略需要。与此同时,学院立足文化产业专业及其团队,大力发展文化社会学方向。
二、整合力量,打造影响广泛的师资队伍。以高职称、高学历师资为依托,以重点学科发展为红线,全面整合与优化师资队伍。近三年来,新增博士学位人数3人,教授1人,出国出境访问7人;院内专职教授8人,校内兼职教授4人,已超额完成重点学科申报时“团队成员中教授达到10人”的预定目标。其中,陈家琪教授被遴选为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他团队成员中担任国家级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者7人次。付琼教授获“赣鄱英才555工程”文化领军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骨干等称号。尹忠海教授被评为江西省社会学学科带头人,担任了省政府投资评审中心专家。尹忠海教授、银平均副教授、蒋国河副教授等人应邀参与筹备国家级学会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蒋国河副教授、唐斌副教授、银平均副教授、蔡前博士等人多次应邀参加民政部决策调研和人才培训。熊青老师主持的调研报告被呈送团中央,并受到《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关注。
三、构建开放型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互动的体系。本学科已经形成了国际-全国-省内-校内四层次联动体系:(1)国际上,建立了访译并举和访研相合机制。吴时辉博士、银平均副教授、蒋国河副教授先后到杜克大学、加州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学;我院与杜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联合翻译“金融社会学译丛”。2013年,我院不仅已经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霍华德大学就人才交流、翻译教材等事宜达成合作意向,而且已经被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接纳为会员。(2)在国内,主持全国性高端学术交流平台。2011年,我院主办了中国社会学学会最大分论坛,与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等单位发起创立了中国社会福利学会,主办了中日韩三国社会福利对话会议。研究生王迅同学的发言受到关注,并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博士。2012年,我院作为轮值主席单位主办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部地区片会。(3)在省内,建设分享性平台。与省社科院合作申报成功江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在校内,主动依托财经学科,开设经济社会学等跨学科课程;创建了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国家财政部支持的中部地区调查研究中心也已经进入建成阶段;作为师生互动的平台——读书报告会结出硕果,罗纯钰同学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江西赛区调查报告类二等奖;苗雨同学则获得了论文奖三等奖。
四、为厚基础与强实践并举的科研方向提供项目支持。2011年以来,我院共获得百余项科研项目,省级以上项目64项,包括:(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其中,张品良教授获重点项目1项,完成了中期发展思路中所设定的“破零”目标;(2)教育部和民政部项目15项;(3)江西省纵向项目38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这些课题既有鲜明的基础研究色彩,如付琼教授、文革红教授、骆兵教授长期坚持典籍整理,为研究民间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文献基础;又有鲜活的泥土气息,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言献策,如邹勇文副教授、银平均副教授、兰世辉博士等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同时,本学科团队还获得省部级奖励8项。其中,尹忠海教授的《权贵与土地》一书获得了省高校人文社科奖一等奖。袁明同学参与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民政部等单位联合开展的阿克苏地区流浪儿童源头预防与干预项目;叶剑锋等同学应邀参与了中山大学、中国社科院的大型调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