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系统掌握经济学、文化学、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掌握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基本规则与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在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政府机关从事文化产业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创业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1.基本素质要求:应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和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基本知识要求:掌握经济学、文化学、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文化学导论、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精选、文化传播学、文化经济学、文化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专业课程知识;还要掌握品牌运作与管理、文化项目策划与管理、文化创意与媒介策划等专业技能知识。
3.基本技能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产业市场营销决策技能和管理决策技能,如文化市场营销、文化创意与媒介策划等。
4、基本能力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文学审美能力,具备调研能力、策划能力、宣传推广能力、品牌塑造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熟悉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文化产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具备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特色
以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创业型人才的核心,以提高师资(学历提高+实践提高)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构建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和拓展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文化产业园区实训基地、案例教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设计与竞赛、社会调查与实践、知名文化企业家讲座等),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操作技能,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调研能力、策划能力、宣传推广能力、品牌塑造等方面能力为主线,将相关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文化企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能力,真正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形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
1.“文化”与“产业”相结合。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将经济学类、文化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相结合,强调其复合性与应用性。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开设《文化创意与媒介策划》、《文化市场营销》、《文化投资学》等非常实用的课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竞争力。
3.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通过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实训基地、开展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设计与竞赛等活动,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相结合,使学生感到学得既广泛,又扎实,真正成为应用型、复合型和经营型的文化管理人才。
 
四、主要课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可分为三类:
1、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例如:中国文化艺术史、世界文化艺术史、文化学概论等;这一课程群要为学生奠定文化学方面的坚实基础,使学生明了文化的规律与特质,熟悉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并引导学生有效地拓展文化学科方面的学习,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2、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例如:管理学原理、文化产业管理学、财务管理、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市场调查方法、公共关系学、文化政策与法规、品牌运作与管理、文化项目策划与管理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从事文化产业具体的项目策划与运作、市场营销、品牌运营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做充分的准备。
3、经济学类课程。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文化投资、国际文化贸易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深入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通晓文化产业的运作过程及规律,并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其说明
 
1、军训:军事训练3周,3学分。
时间:在第一学年学生刚刚入校的一个月里。
地点:学校及南昌陆军学院。
要求: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充分认识到“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具备一定的军事基础知识和军事理论知识;经过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2、专业调查、学年论文1周,1学分。
时间:第三学期的暑假期间。
地点:江西或国内其它省、市、自治区。
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调查知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与人打交道的技能和技巧;能够将所学的管理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调查的实践中去;撰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社会调查报告。
3、毕业实习6周,4学分。
时间: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
地点:学校和学院相对固定的毕业实习基地为主。
要求:学生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单位去担任一定的工作,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了解职业的性质;增强学生对自身的了解,正确评估自己的价值、兴趣和技能,以适应未来职业选择的需要。
4、毕业论文8周,6学分。
时间: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至第二学期
地点:学校或实习地
要求: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围绕文化产业管理的相关问题,撰写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毕业论文。
5、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不少于8学分。
时间:从第一学年至第八学年的课余时间,
地点:学校内外
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管理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管理观念创新、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环境创新、职能创新、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课外创新实践,强化实际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等。
 
六、学制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习年限,3—6年内修满学分可以毕业。学生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后,发给毕业证书;其中符合国家学位条例学位授予条件和学校有关规定的学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