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介绍
社会工作(数字社会治理)
专业定位:培养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治理人才的国家一流专业
社会工作(数字社会治理)以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和专门技术为基础,依托我校大数据统计与财经学科优势,适应国家战略需要,紧跟数字经济时代变化,努力打造以数字社会治理人才培养为鲜明特色的国家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数字+金融+社会工作的复合型社会治理人才
本专业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人文、数字与金融素养,且扎实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党政机关、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基金会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智慧社会管理与社会行政、数据智能服务与公共决策支持、社会调查与政策分析、金融社会工作与理财咨询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优势特色:国内一流、师资雄厚、交叉融合、国际视野
本专业为2019年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办学水平国内一流。我校于2003年开办社会工作本科专业,2009年成为全国首批33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之一。2011年,获批省重点学科。2017年,社会学与统计学的交叉融合方向“社会统计”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2019年,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先后入选江西省一流专业和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17年、2022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连续排名第一。
2、师资力量雄厚。31名教师中博士学位师资比例达90.3%,教授15人,副教授8人,还聘请了清华、北大、南开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多位著名学者为特聘教授。其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3、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本专业为江西财经大学首批进行数字化改造的跨学科交叉专业,确立了“社会工作为基础,数字社会治理为指向,金融为核心,注重实践,学用结合”的培养思路。主推的特色化培养方向“金融社会工作”,致力于数字化时代金融素养的提升,助力弱能人群金融赋能,防范网络金融风险。
4、国际合作与交流密切。本专业注重国际视野,强化国际合作,师资中具有海外留学访学背景者达58.6%,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国际化学习资源,为江西唯一的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成员单位,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日本上智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高校交流合作密切,经常组织学生赴美国、日本、英国等国知名高校访问交流和交换学习。
核心课程:融通经管、筑基强用
本专业课程设计上注重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以经济管理类课程为专业融通基础课程模块,打通经济管理类课程、数字素养课程与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程三大课程模块。
核心课程一览 | |
经管类课程 | 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 管理学通论、经济社会学、社会统计学 |
数字素养课程 | C+语言、Python数据分析基础、大数据与计算社会学、数字社会行政、大数据与舆情监测、数字媒介技术实践 |
学科专业 基础课程 | 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智慧社区治理、社会心理学、网络社会治理、社会问题专题、社会政策分析、金融社会工作、媒体与社会交流等 |
毕业去向前景:面广、质优、全球化
本专业毕业生深受国内外市场和世界名校的欢迎。
1. 国际国内就业面广且质量高。毕业生就职于世界五百强、国际组织、党政机关、高等院校、金融机构、国际国内知名社工机构者众多,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华为、万科、中国银行(香港)、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以及江西省发改委、广西省委组织部新加坡太和观家庭服务中心等单位。多名校友获得中国“百名社工人物”称号。
2. 国际国内升造率高且学校优。毕业生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世界名校录取为研究生。
近年来毕业生去向举例 | ||
就业单位 | 2022届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行、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分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2021届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同安祥平证券营业部、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分行 | |
2020届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义乌分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行、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分行、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 |
2019届 | 华南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行、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红桥区民政局、赣州市计划与节约用水办公室、新余市渝水区统计局 | |
国内升学 | 2022届 | 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贵州大学、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
2021届 |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集美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 |
2020届 | 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西南大学 | |
2019届 | 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东大学、集美大学 | |
境外深造 | 2022届 | 格拉斯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伦敦艺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 |
2021届 | 英国爱丁堡大学、杜伦大学、南安普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 |
| 2020届 |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 |
| 2019届 |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