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渔父》(顷波家塾的名字由来)
“小朋友们,你们说,有了这样的开头,作文是不是就能写得更好了呀?”“是!”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7月18日,江西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顷波家塾开展了包括写作技巧分享课、剪纸手工课、推普小课堂、绘本夜读、义务辅导在内的公益活动。顷波家塾作为万载县内知名的公益性图书馆,有很多孩子在此进行阅读和学习。
上午十点半,写作课正式开始,实践团的张运金同学生动形象的利用书本案例,向大家展示开头与结尾各种特色写法。课堂的结尾还开展了创作实践,小朋友进行了现场朗读分享。
下午两点,随着纸张折叠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剪纸课堂也正式开展。实践团的原萌霞同学利用自己亲和力强的形象,带领着几十号的小朋友开始了“剪纸大业”。孩子在课堂上不仅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图案,还自己创造出了自己构想的图样。
剪纸课堂结束后,大家纷纷来到顷波家塾的外围,进行了剪纸的创作展示。孩子们都纷纷高举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简短的休息过后,实践团的同学们把手抄报搬进了教室。“推广普通话”作为今天实践团的主题,也是本次顷波活动的重中之重。实践团的唐楷淇同学带领着孩子们进行《三字经》的教学。唐楷淇同学以《三字经》文本为载体,对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前后鼻音、平翘舌不分的读音问题进行了纠正,并且普及了讲普通话的意义,得到了孩子们热情的反馈。
晚上七点,实践团的成员轮流为孩子们展开了一天中最后的“绘本夜读”活动。实践团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字正腔圆的发音,搭配精挑细选的各色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让孩子们仿佛真的来到了那一个个绘本世界,感受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实践团的廖元浩同学那形象的拟声,换来了孩子们一阵阵发自肺腑的笑声。
“绘本夜读”活动间隙,实践团的成员们采访了顷波书塾的负责人之一胥先生,他为我们讲解道:“顷波的名称是来自李煜的‘万顷波中得自由’这句诗,原意是指在水中自由游动,用在此处是指青少年们顷波,就能够在书海中遨游的意思。”他还特别感谢了万载社会各界安心人士的帮助,他特别强调顷波的成功离不开万载县团委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
夜晚九点,顷波家塾准时闭馆,江西财经大学暑期实践团高喊着“推广普通话,奋进新时代”的口号完成了一天的推普支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