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门类:法学

一级学科社会学

学院(所):人文学院

民俗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代码:030304 人文学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信敏廉毅”“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精神,具有扎实的民俗学专业知识和素养,熟悉传统文化及各地风土人情,能对各种习俗、礼仪、文学、艺术、语言、信仰等进行理论分析,并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包括: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的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能够服从国家需要,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2.具有扎实的民俗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民俗学研究方法,了解本研究方向国内外学术前沿动向,具备独立进行民俗学研究的能力。

3.具备运用民俗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民俗现象,解决现实民俗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各类民俗调查和民俗学研究的素质与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并熟练查阅国外民俗学的专业书刊资料、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学术交流;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民俗与文化产业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化

3.民俗与传统文化

4.民俗与古典文学

5.民俗与语言及社会变迁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民俗学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研究生在校学习的前四个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第五、六学期为社会调研、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时间。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1.学分要求

(1)课程学分

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修满的课程总学分最低为36学分,一般按每学分为16课时安排。课程成绩要求:学位课课程成绩75分及以上为合格,其他课60分及以上为合格。

(2)社会调研学分

研究生必须从事与专业要求相符的社会调研活动,计4学分。调研应按计划进行。调研结束后,须向导师提交社会调研报告,导师根据社会调研报告质量评定成绩,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等次。评定为不合格者,需重新撰写调研报告直至通过为止。社会调研一般安排在第四、五学期,学院也可根据需要,利用假期进行。

(3)科研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取得2学分及以上的科研学分。

2.课程设置

应修课程分为学位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具体包括:(1)学位课(1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8学分,专业学位课6学位;(2)必修课(1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专业必修课8学分;(3)选修课程(最低为10学分)。具体详见后附的《民俗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五、培养和考核方式

1.培养方式

(1)充分发挥个人学习与培养计划在引导和促进硕士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硕士生应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和上交个人培养计划。

(2)注重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硕士生可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和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3)采用导师个人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充分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注重发挥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同时注重引导和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发展。

(4)导师指导硕士生制定论文研究计划,并创造条件引导硕士生参与导师或导师组的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引导学生尽早进入论文研究状态,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专业教学、调查实习等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实践、立足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的态度和能力,将实践教育贯穿于硕士生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

2.考核方式

所有课程应在每学期结束前举行课程考核。经考核合格,可取得相应课程学分。具体考核办法按照《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为了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工作既是对研究生的检查,同时也能起到交流经验、发现问题、调整方向的作用。中期考核的时间为第三学期末,由院学科带头人及专家组成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政治表现、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综合能力及健康状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不合格者将按照江西财经大学学籍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达到所攻读的硕士学位标准的基本依据之一,学位论文撰写也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和科研能力接受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撰写,着重培养研究生收集、考证资料,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分课程并考核合格之后,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选题和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和论文答辩等环节。

1.选题和开题报告。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选题工作,并向导师组做开题报告,就论文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做出论证。经导师组讨论通过后,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开题报告一般在第四学期进行。

2.论文工作检查。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报告的次数应不少于3次,报告的形式和范围由指导老师自行确定。

3.论文评阅与答辩。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论文答辩应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重点考查学位论文是否使硕士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3~5人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学位作出决议,并写出评语。决议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照程序授予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七、主干课程

民俗学研究史、中国民俗研究专题、民俗学经典原著研读、文化人类学、社会统计学、田野调查方法、民俗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题、民俗与语言研究等。

八、专业阅读书目

1.顾颉刚:《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钟敬文:《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3.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乌丙安:《中国民俗学》, 长春出版社,2014年。

5.乌丙安:《民俗学原理》,长春出版社,2014年。

6.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7.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8仲富兰:《中国民俗学通论》(全三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9.吕微:《民俗学:一门伟大的学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10.[日]关敬吾:《民俗学》,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11.[美]丹·本·阿默思:《民俗学概念与方法》,张举文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12.[美]扬·哈罗德·布鲁范德:《美国民俗学概论》,李杨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

13.陈华文:《民俗文化学》,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年。

14. 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15.叶涛主编:《新中国民俗学研究7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16.萧放、朱霞主编:《民俗学前沿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年

17曲彦斌:《语言民俗学概要》,大象出版社,2015年。

18.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10年。

19.唐启翠、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

20.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21.李永平:《文化大传统的文学人类学视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22.叶舒宪:《亥日人君》,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2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各种出版社均可。

2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

25.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26.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8年。

27.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8.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2011年。

29. [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

30.[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3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15年。

32. [英]泰勒著:《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3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

34.[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35.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6. [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

37.[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97年。

38.[美]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39.[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

40.[法]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

41. [法]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42.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43.[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11版),侯玉波,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

中国古籍:《山海经》《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等,选取有注释、翻译的版本,一般选中华书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