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线观察52号
愤而启、悱而发:在心理上构筑学生的学习阶梯
——有感于秦安兰、王青老师的教学设计
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富有效果?这恐怕是任何一个面临学生在座的教师不能不考虑的问题。但问题的解决不仅在于教师打算怎样讲课,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讲课怎样走进学生的心间——怎样合理恰当地在心理层面上构筑学生的学习阶梯,让学生能够顺利地“拾梯而上”,循序渐进地去获得自己的需要并同时达到教师所期待的结果。所以,用以指导讲课的教学计划要依据什么原则、什么标准去设置;用以保证教学计划得以完成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织;以及这些原则、标准、方法等元素的选择和组织之所以确定的理由,这些都需要教师认真地考虑、确定并加以排列与组合。虽然,不同的教师对待自己执教的课程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考虑、确定和排列与组合,即便执教的是与他人同样的课程。但教师为着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具有教学效果而在教学设计上的特别用心却是共同的。笔者听过学院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够深刻体会到这些老师如何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讲课走进学生的心间,如何在心理层面上构筑学生的学习阶梯,让学生可以顺利地“拾梯而上”,循序渐进地去获得自己的需要,并同时能够达到教师所期待结果的努力。
之所以在这篇观察中将秦安兰、王青老师并列,是因为这两位老师执教的课程本身具有一个特点即都横跨心理学科(前者是针对个体的心理学基础,后者是针对群体的社会心理学),会更多地让执教者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中自觉地利用心理学知识,强调从感知觉的角度引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因为这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在组织教学的设计上确实做到了善于在心理层面上构筑学生的学习阶梯,让学生可以顺利地“拾梯而上”,循序渐进地去获得自己的需要,并同时能够达到教师所期待结果的努力,而让学生愿意沉浸于课程知识之中。
具体而言,听两位老师的讲课,初始觉得她们的教学态度自然、亲和,令学生心生舒服自在,整个课堂的气氛一片温馨。继而觉得她们的课堂教学中面向学生的提问相对比较多,时不时地一个问题或是一两个问题连续抛出,有些问题于学生而言似是没有多大难度,教室里自由发言参与讨论者也还挺多。但也有的问题令学生皱眉,教室里原有的热烈顿时被静谧所替代,甚至有那么一会儿竟是颇有些沉闷,使得那一片温馨之中隐隐约约有一种咄咄逼人之势。而所幸老师在点名索答后又与学生细致地一起分析问题,继续热烈地讨论起来,才让笔者最终觉得之前的温馨与温馨之中的咄咄逼人,应该是与随后热烈的师生互动形成了课堂教学的三部曲,恰到好处地使整个课堂教学具有跌宕起伏、张弛有度的节奏。而且仔细揣摩起来,两位老师在课堂上设置的那些问题在内容上的特点,就是由易而难,形成一个又一个由低向高的台阶,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课程以探取其中的奥秘。
记得,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有言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说的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宋代理学家朱熹进而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如果按照孔子、朱熹之所说,有经验的老师就应该使上课的学生既要有所和缓更要有所紧张。“不愤不启”,愤而启;“不悱不发”,悱而发。唯有愤而启之和悱而发之,方有举一隅而反三隅。也就是说,给予学生适度的紧张,会让学生由此保持一种警醒,才能刺激学生进行快旋律的思考而有出色的发挥。
还记得,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36年10月15日为纪念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在纽约奥尔巴尼市政府教育大厦校长厅举行的庆祝会暨纽约州立大学第72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中认为教育:“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详细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进步和变化。”
显然,在一定意义上,秦安兰老师与王青老师的教学设计就是有意识地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并且,笔者还想强调的是,秦安兰老师与王青老师的教学设计之所以可以着重在心理层面上构筑学生的学习阶梯,是因为她们的学科背景里有心理学科这种成分,并且重要的是她们能够于自己的教学工作自觉地实践之。
(撰写:王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