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分享的青年榜样是来自人文学院中文154班的果鹏雷。
实践经验丰富,用效率撬动大学生活。果鹏雷,江西财经大学江财菁英领袖培育项目第二期成员(全校选拔30人)、第三期助班。曾任南昌慈善义工协会麦庐分会会长、江财赋启青年发展中心发起人、江财头条分院校园管理合伙人、绿派社湿地部部长等,大二时担任5个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且加权成绩达91.69分,被评为勤工俭学先进个人、自强之星。在校期间,共获国家级奖项2项、市级奖项4项、校级奖项24项、院级奖项12项及课题立项2项。
他将专业和就业相结合,实现跨界式发展。
他洞悉互联网行业,熟悉全岗位,陆续在头条学院、滴滴出行、腾讯科技及三节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进行社群运营、新媒体运营、市场运营、产品运营和产品设计的多岗位实习,现作为管培生就职于成都超有爱科技有限公司薄荷阅读项目组。他用“目标感+自律=节奏感”的人生公式指迎方向,用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充实自我,用敢为人先、勇争上游的精神鞭策前行。怀律己之心,不坠青云之志。
另外,他擅长手绘思维导图。他将思维导图融入生命,曾在腾讯、头条学院、吴晓波书友会、学校大礼堂等地进行累计万余人次参与的思维导图分享。其实习实践经验无不体现着江财人信敏廉毅的品格,为自己蓄能的同时为他人赋能,致力于点燃1%,去影响更多的99%。
作为一个行走在人文和科技之间的新知青年,他有以下两点想分享给大家:
一、如何在实习的时候脱颖而出
无论是哪家公司哪份实习,如何脱颖而出都有其相通之处。下面就以在腾讯的实习为例:
1.执行前做好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
※熟悉各平台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3个浏览器和5个平台。要用心吸收每一个步骤,在记录的同时更要往心里去,可以将步骤做成便签放在电脑旁以便提醒。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分析以往工作规律。一定要熟读收到的所有资料,找到其中效果最好的案例,进行分类并寻找出重要的关键词或要素,这些底层逻辑对以后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2.不怕犯错,不懂就问,乐观尝试
※看的再多,说的再好,都不如亲身去试试。有些小错误迟早都会出现,个人认为“晚出现”是工作能力问题,只存在着“不出现”和“早出现”的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即使半小时数据很好,也要想着换一条其他类型的,就算最后数据不好,这也算是有价值的尝试。
※乐观心态,放轻松,不要有压力。半小时一更新的数据,当天不合格第二天写反思,最开始的3天,数据这件事就像是头上的乌云,总是在担心它是否下雨。我也会和别人说“我数据不好,愁”,到了第二天结果总是小太阳回归。到现在,只有一次差0.04%没有合格,想想那些“说自己考的不好,结果...”的学霸,还是换个方向吧。保持乐观,写反思也是一件成长的事情,这不算是佛系少年吧?
※主动内驱力,这一点最重要。学会挺胸而出,有主动贡献、主动操心、主动补位、主动扑救的自觉意识。
3.珍惜机会,利用好各种资源,利用好第三个8小时
※利用好内部学习资源。线上的腾讯学院、KM平台、线下的各种培训分享活动,再加上身边优秀又谦虚的前辈和同学,就像寻到了一个巨大的宝藏,并且全部愿意帮助我来成长。最近听了P族和M族的晋级分享,再一次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事实胜于雄辩,能力分为3级,第一级:执行力;第二级:看到潜在问题并推动解决;第三级:主动承担边界模糊的问题,提升业绩。另外,有四点感触颇深:
(1)清楚的自我认知
(2)工作思路方法的呈现
(3)自信展现工作热情
(4)问题的理解,回答的逻辑
※一定要利用好下班后的时间。优秀的人这么多,更优秀的人更多,你如何来加速成长?拒绝低效率的加班的背后是什么?如果不加班你要做什么?第三个8小时,希望能够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4.大局观与真善美
※一颗螺丝钉也要知道自己是哪里的螺丝钉,了解整个公司的架构是一件需要慢慢探索的事,也是应该做的事。
※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我知道你对我好,这也是我的心理活动。
※多帮助他人。
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希望我们都有。
二、如何让自己的生活脱颖而出
让自己的学习工作脱颖而出是比较容易的了,让自己的生活脱颖而出就比较难了。我认为,学习是为了生活,工作是为了生活,生活还是为了生活,生活不是生存,而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生命状态。那么如何让自己的生活脱颖而出呢?回答: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菁英班的朱老师说我的USP是能把一切别人看起来很复杂的事情变简单,我后来曾思考这样形容我的原因,难道是我小时候都是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所带来的一心二用能力吗?前一阵看到武志红所讲的心理学恍然大悟,源于四个字——核心自我。
当我开始探索外部世界时,我身边的家人或环境总是给我自由,让我能按照自己的感觉和声音去探索世界,让我知道我的内在足以成为我行为的凭借。就这样,由核心自我向外拓展,慢慢就有了目标感,有了节奏感,再去做选择做事情就会变得容易一些。
提到了目标感,有人或许会想到“目标确立,资源滚滚来”这句熟悉的话语,一个人为人处事就是活个目标感,如果你有目标,全世界都是你的资源,你在走向目标的过程当中,每一步都是获得滋养。扎克伯格认为:“光你自己有目标是不够的,你必须为身边的人创造目标感。”这也就是说,仅有目标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目标感,它要足够清晰、足够单纯。目标感在于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并以此信念来指引行为,而不是因为某些客观因素而去迎合、将就。有目标感的人,走在哪里都会被一眼认出来,即使你是个新人,气场自然在。罗胖在《弱者的逻辑》中说,“你如果没有目标感,全世界都对你构成戕害。因为你在做应激反应的过程中,永远是在积累毒素,哪怕你做对了。”
目标感从哪里来?我认为从核心自我来,恰好在菁英班的过程就是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发展与外拓自我的过程。一个人的命运,是其所有选择的叠加结果,人每时每刻都在做选择,但真正左右命运走向的,往往就是几个关键节点的选择。如何做好选择,这个问题太大,我也不敢说。不过我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提升格局,增长见识,是不会错的。
布鲁姆在《如何读,为什么读》中写到,“寻找真正贴近你的东西,可被用来掂量和思考的东西,不是为了相信,不是为了接受,不是为了反驳而深读,而是为了学会分享同一种天性写同一种天性读。”掂量和考虑书与自己共有的天性、它与你贴近的程度,你找它的同时它也在找你。不只是书,其他事物也是这样。
在人文学院是我的幸运,能够多读书、多识路,才不至于在迷茫的时候丢失了方向。感谢在这里遇到的所有人,你们存在的地方,恰好是在向着光亮那方。
(文/果鹏雷 图/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