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日晚18:30,由人文学院院长尹忠海教授主办的第143期雅悦人文讲坛·兴悦读书报告会于图书馆5M504举办,新传182班的连歆睿和社工181班的刘颖瑜担任主持。部分人文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参与此次读书报告会

 第一位出场的是18MSW的张嘉玉,她将《女儿,爸爸要救你》与《对生命说是》两书相结合,带来“白血病与生命”为主题的分享。



 白血病又称“血癌”,素来有“治愈难、耗费高、风险大”之称。通过罗雪华和汪浙成汪泉两个家庭与白血病作斗争的故事引入主题后,张嘉玉同学向大家科普了白血病的成因——白细胞恶性病变。白细胞是保卫人体健康、与病菌作斗争的“守护神”,白细胞的病变致使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使患者最后出血、感染和全身衰竭而死。白血病的患病原因有病毒感染、遗传、遭受辐射与化学物质污染四方面。其中,含有超标的甲醛等化学物质的油漆是儿童白血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从杭州到北京,总住院时间共计423天;从病患家属借款到社会捐助,总医药费共计212万元。”《女儿,爸爸要救你》一书中,汪浙成为女儿汪泉白血病的治疗四处奔走、殚精竭虑的真实经历,揭露了白血病治疗这一难题。为此,国家政府与社会爱心人士做出了努力。张嘉玉同学分别从国家地方政策社会力量医疗社工三个方面讲解如何帮助白血病患者与疾病做斗争。政策方面,国家出台的《关于开展儿童白血病救治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与江西省两病免费救治等项目,从经济与政策上给予了白血病患者支持;社会力量方面,红十字基金会、爱心家园救助中心等慈善机构给予了白血病患者资金救助、医护支援和心理疏导等关爱活动。其次,张嘉玉同学结合所学知识与自身在医院实习的经历,认为医疗护工可通过“情绪疏导”、“康复训练”、“福利政策宣传”等方式帮助白血病患者调整心态,疏导痛苦。最后,她呼吁大家敬畏生命,珍惜当下的生活。

张嘉玉报告结束后,16社工班的孔庆宁同学、18MSW的熊昳晨同学尹晖同学分别对张嘉玉同学的分享作出点评。孔庆宁同学对张嘉玉同学在报告中加入对医疗社工的思考表示赞扬,同时指出PPT字体小”、“两本书之间过渡不自然”问题。熊昳晨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支教过程中经历的弃婴事件,结合本次分享提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尹晖同学则结合自身学校社工的经历,认为学校方面应加强相关教育。



第二位进行分享的是来自18MSW的王婷,她带来《第二性》、《男权的神话》、《单身舞会》三本书,针对当前社会对男权与女权的争议展开报告。



“温柔、敏感、和善、天真”这是大众普遍认为的女性气质。在社会生活中,女性常常被认为处于依附地位,是相对于男性自主性较差的人。王婷同学认为,生理特征呈现的生理事实决定了男性或女性的生理性别,而性别规范、社会规范、意识形态等则赋予男性和女性社会性别。女性被认为是他者”,即没有或者丧失自我意识、处在他人或环境的支配下、完全处于客体地位,失去了主观人格的人男性在社会中同样有无力感和脆弱感“男儿有泪不轻弹”式的教育下,男性被赋予是强大、需要承担更多责任的角色,因此受到区别对待。就像家庭暴力中大多数人认为女性是受害者。    随后,针对“女人是弱者还是男人是弱者”与“社会对男性的宽容度更高,还是对女性宽容度更高”两个话题,王婷同学邀请大家进行讨论。在场的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其中,来自新传182的连歆睿认为不同领域里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优势,不能笼统比较强弱。来自社工181的马骏认为女性处于弱势地位,社会普遍认为女性在家庭生活方面须承担更多责任。来自文管173班的程旭锋与马骏持相反意见,他认为社会对男性的期待远远大于女性,女性可以退居家庭,男性没有后退的余地。

王婷同学最后总结道,男女之间永远是存在差异的社会赋予了男人和女人不同的属性标签要改变社会上某些一直沿袭下来的歪风陋习,让女性不再局限于她同男人的关系,追求男女之间的平等,就要做到两性互相关爱,既不忽视女性的生理特点,也关爱男性的脆弱。

在王婷同学结束报告后,尹忠海教授邀请来自18MSW的朱彤瑶与郭海珍两位同学进行点评。朱彤瑶同学认为,在社会中男性被赋予更高的期望,女性则往往被认为是依附于男性存在的角色。郭海珍同学认为王婷勇于拿自己的经历做分享,勇于剖析自己,十分值得赞扬。同时,她结合自身求学经历,认为不同的视角下男女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报告会最后,尹忠海教授进行总结。他表扬了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行为,希望大家注重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训练,负责点评的同学也要结合自己所读写感悟。                            

兴当悦,共与文。每周五晚1830分,兴悦读书报告会在图书馆五楼M504,欢迎各位师生齐参与,感受书海共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