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社会工作(公益金融)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0303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美、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守道济民”理念,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与方法,具备国际视野和国情意识,具有服务社会与管理社会的能力,能在大中型企业、党政机关、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社会团体、社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社会行政管理、社会服务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查与市场咨询、社会政策研究与评估、项目策划、筹资融资、理财咨询等工作,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须按培养方案要求修读各类课程,最低总分达到158学分,其中课堂教学132学分,实践环节26学分,方可毕业。

三、学制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3-6年修满学分可以毕业。学生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后,发给毕业证书,其中符合国家和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生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1)基础知识。扎实的中文;良好的外文;丰富的文献和信息检索知识。(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一定心理学、法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伦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3)自然科学知识。具备一定高等数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知识。(4)国情与国际知识。熟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民族等方面国情,了解世界人口、民族、文化、国家和社会状况。(5)专业知识。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及学科发展,分支学科与主要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

2.基本能力:(1)基础能力。具有良好的中文表达能力;能够运用外语进行研究和交流;熟练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2)专业能力。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具备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市场研究与咨询、社会咨询与规划、政策研究与评估、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筹资融资、金融风险评估等方面的职业能力,以及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组织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3)学习与创新知识的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创造性、反思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设计工作和研究的项目、内容与方案的能力。(4)知识应用与职业工作的能力。对现实社会的了解、认知和适用,理论联系实际,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管理和团队合作,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3.基本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具有团队合作意识,遵守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2)文化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及科学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了解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3)身心素质。身体健康,达到国家体质测试标准。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4)专业素质。关心社会、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具有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对多元文化的认知、理解与沟通的知识与能力;开展社会服务,具有促进社会政策完善与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专业知识和能力。

表1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要求分解指标

毕业要求

指标

知识要求

基础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

国情与国际知识

专业知识

能力要求

基础能力

专业能力

学习与创新知识的能力

知识应用与职业工作的能力

素质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素质

身心素质

专业素质

五、培养特色

1.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引导个性化、拔尖型人才培养。本科生导师均由理论与实务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担任,每名导师指导2-3名学生。学院出台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要求导师定期与学生见面,熟悉学生家庭状况和心理状况,了解学生的困难、需求与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学业、科研、就业和考学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帮扶,引导个性化、拔尖型人才培养。

2.突出三个课堂联动,引入实务导师进课堂,强化实务能力培养。围绕厚基础、强实践,不断健全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三个课堂联动,引入实务导师进课堂,强化对学生的实务能力培养。第一课堂为校内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主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验、模拟、课程设计、论文、专业综合能力考查与评估。第二课堂是指校内课外实践活动,包括学生社团、俱乐部、各类培训、考证考级、自主实践、学科专业技能竞赛、读书活动等等。第三课堂为校、政、企、社合作的社会工作实习实训平台。这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从事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与社会政策研究的现实社会课堂。同时,为打通三个课堂,还引入一些业界精英、实务专家进入课堂,实行双师教学。通过三个课堂联动,健全了实践教学体系,抓实了实务技能的训练。

3.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科研课题、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写作,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4.体现财经管理特色,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依托我校金融、会计、管理等专业以及我院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优势,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特点,努力拓宽学生的社会适应面与就业竞争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交叉学科背景,培养能够从事社会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与管理、基金会筹资融资、理财咨询、企业社会工作、社会服务和社会发展项目策划与评估等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5.培养国际化社会工作人才。通过开设社会工作双语课程、二阶段短期国际化课程或讲座、教育部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交换生项目、赴港实习项目等,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国际发展趋势,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的理论视野;探索在师资交流、学分互换、学生学业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不同于传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国际化实务能力。

六、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金融学

七、核心课程

主要包括: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心理学基础、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政策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社会行政、金融学、西方经济学。

八、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流程图


九、与毕业要求对应的课程矩阵

对应关系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素质要求

基础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

国情与国际知识

专业知识

基础能力

专业能力

学习与创新知识的能力

知识应用与职业工作的能力

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素质

身心素质

专业素质

形势与政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军事训练











军事理论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英语视听说1











大学英语I











英语视听说2











大学英语II











英语视听说3











英语视听说4











大学英语III











微积分I











西方经济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1











体育2











体育3











体育4











创业概论











创业模拟与实践











课外科研创新实践活动











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学概论











心理学基础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金融学











社会统计学










西方社会学理论











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










投资学











中国社会思想史









非营利组织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通论











市场营销学











写作实践(社工文书)











法学通论










个案工作











社会服务项目策划与管理










小组工作











社区工作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社会政策概论










社会行政











社会问题专题










社会工作理论











学科专业导论(含大学生涯规划)











机构探访实习










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技能实习










学科前沿讲座(含毕业论文写作讨论)










毕业实习










学年论文










毕业论文










集中实习










社会工作法规










文化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










医务社会学










金融社会学











情感社会学










网络社会学











应用伦理学









人口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老年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工作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











农村社会工作











心理咨询










申论











医务社会工作(双语)










家庭社会工作











新闻写作










数字媒介技术











社会福利思想









基础心理学实验










性别社会工作











社会学名著导读(双语)











spss统计应用









社会工作(双语)











质性研究方法










社会工作介入技巧











越轨社会学











金融社会工作实务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










基金会与社会企业










养老金经济学










养老金融学
















































































十、实践教学环节

(1)专业基础实验。在《心理学基础》、《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小组工作》、《社区工作》、《SPSS统计应用》等课程中开设实验课。学生在实验的场景下进行模拟学习和亲身实践,体会在不同情景下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适宜的技巧,获得成长。

(2)专业实习实训。我们的专业实习实训主要包括机构探访实习、专业认知实习、专业技能实习。各个阶段的实习目标如下:

第一,机构探访实习,促使学生:①通过参观走访、调查等形式对社区或机构有一个感性的认识;②在探访中了解社区居民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需求现状;③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心。

第二,专业认知实习,促使学生:①在实习中体会实务技能与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相关性;②掌握社会工作专业基本的知识、价值观、专业态度以及必要的专业技能;③认识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

第三,专业技能实习,促使学生:①巩固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②建立实务能力与技巧,建立“专业自我”;③积极的反思和检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对专业的理解,实现社会工作价值观、知识、技巧的有机结合。

(3)毕业实习、毕业论文。①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培养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②在专业实习中培养和发展联系、验证和整合课堂上所学知识的能力;③在一定程度上连通就业途径,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自己的特点和兴趣,为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寻找就业机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4)集中实习。在现有实践课程安排基础上,在教学计划中还安排了4学分的集中实习,主要是在暑期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集中实习实践,提升社会工作实践能力。

(5)社会调查以及学年论文。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1学分的社会调查,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写出学年论文。

(6)课外科研创新实践活动。主要参加课外读书活动、学科竞赛和创业技能竞赛、学生科研团队活动、发明创造、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内容。

十一、其他说明:

1.学生通识选修课应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最低学分18分,且7个模块必须选择5个,其中模块三为必选(其选修学分≥4,其中英语类≥2;语文类≥2),其余4个模块可任意选择,建议学生优先选择模块四中与财务会计、金融有关的通识课。
2.学生须从学科大类平台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学科开放课程,其中写作实践(社工文书)必选,多选不限。
3.学生修读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5学分,多选不限。

4.拔尖型和专业方向可以任选一个模块,每个模块不少于6学分,拔尖型模块中社会工作(双语)(09682)、SPSS统计应用(31073)为必选,多选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