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和“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前瞻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
(一)应届或历届大学毕业生;
(二)民政、教育、司法、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部门的管理人员;
(三)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组织以及其他社区服务、社会福利机构优秀在职人员;
(四)从事企业员工的生产适应、环境协调、福利保障、职业生涯发展的管理人员
(五)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优秀工作人员;
(六)社会风险评估与社会项目运营人员;
(七)有志于从事社会工作的其他社会各界精英人士。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学制24年,一般为两年。
(一)第一学年主要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所有课程的学习与考核,开展约200小时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完成中期考核。
(二)第二学年主要结合学位论文的选题,到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开展调研,完成约600小时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四、培养要求
(一)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并能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相关服务、管理等实际问题。
(二)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和评估能力,胜任针对不同群体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管理。
(三)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并能够具体运用于实践,成为社会服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才。
(四)能熟练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一线社会工作者提供实务培训和担任社会工作本科生的实习督导。
(五)能够结合专业实习与实践,就社会工作实务与管理、社会工作项目设计与评估、社会政策等主题,进行独立自主的研究与分析,并按时按质地完成学位论文。
(六)掌握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和国际上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能够立足国情,在工作和学习中逐步探索社会工作在中国最适合的发展道路,并加快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
()知识能力要求:
1.培养系统的现代社工理论运用能力;
2.培养系统且扎实的临床诊断能力;
3.培养系统的社会政策分析能力;
4.培养稳固且持续的社会工作价值。
(八)职业素养要求:
1.培养良好的沟通者、公关者以及社团组织者;
2.培养良好的社会项目策划者、筹资者、管理者;
3.培养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扎实的临床应用者。
(九)学位论文要求:
       学生在学术型论文和实务型论文两者之间选择一种。学术型论文按照学校学术型硕士的要求进行评价。实务型论文则按照以下类型进行评价:
1.案例研究型学术论文:着力分析选择案例的基本依据、案例的情况与内容、问题诊断依据、对策或方案。
2.政策调研报告型论文:应该写清楚调研的动机与目的、调研对象的历史与发展经历、现状、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特色性做法和经验、调研得出的基本观点和结论、问题诊断和对策。
3.社会项目策划型论文:撰写符合社会项目基本特征的策划书。策划书应写清楚项目开展的背景与原因、策划的动机和目的、理论依据、项目的内容与意义、目标、方案的优劣势分析、预算方案和项目执行的阶段性等具体落实方案、预估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危机公关预案等内容。
五、主要课程
       拟以“两类课堂联动,自主分类培养”模式为中心,分宏观社会工作与微观社会工作两个方向进行课程设计。
(一)宏观社会工作的主要课程
具体参见第九部分课程设计与教学计划
(二)微观社会工作的主要课程
具体参见第九部分课程设计与教学计划
 
六、入学考核
(一)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入学摸底考试。
考试成绩计入第一学年学业奖学金评定。
入学摸底考试未通过(过关分为60分)者,必须任选2门以下本科主干课程补修:《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行政》、《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政策概论》等。
(二)本科为非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需补修《社会工作概论》《社会政策概论》2门课程(如果入学考核未通过,还需多选择2门课程补修)。
(三)补修课程于第一学期期末接受考核,考核未过者无毕业论文开题资格,视情况做延期开题处理。
(四)所有学生入学时须参加心理素质测试。
七、中期考核
(一)考核范围
1.思想品德:考核学生政治思想、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研究生手则及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的思想和表现。
2.业务学习: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以及在实践中的能力和表现,是否完成300小时的社会工作实践。
3.科研能力:考核研究生在参加学术活动以及在论文选题、开题等工作中表现出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研究生必须在中期考核前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4.身体素质和参加锻炼情况:平时体育锻炼和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及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二)考核目的
检查和总结硕士研究生入学以来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和科研情况,鼓励在校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考核时间安排
第三学期第六周前完成
(四)业务学习考核内容
1.修完全部课程
2.在导师同意下完成一场学术报告,学术报告要求如下:
1)每次安排读书报告不超过2名同学;
2)每位同学除参加同门同学读书报告会以外,必须参加其他同学2场以上(含2场)读书报告会后,符合学校、学院毕业论文开题规定后,方能取得毕业论文开题资格;
3.开题报告获得导师组通过。
4.完成至少300小时的实习记录
(五)考核等级及标准
1.考核等级:考核等级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
2.考核基本标准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具体标准拟另外出台文件。
八、实习与实践创新
1.进一步拓展本土的实习机构实习单位数量,密切、强化与高校与实习机构和实习单位的联系,根据实际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机构的建设有以下几个内容:
1)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实习机构,分为长期稳定实习 机构、短期实习机构、临时实习机构。长期实习机构即签署了长期的实习协议,一方面保障学生完成基本的实习任务,使学生能 进行见习、方法实习、毕业实习等连续性的实习,同时也为实习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短期实习主要是针对某一项的实习,如社会工作方法实习,或者是进行毕业实习等。临时实习主要是针对某实习专题临时联系接触的实习机构。
2)建立与完善在机构实习的各种规章制度、文件,如实习前学生的实习计划书、专业向实习机构提供说明实习目标和内容的实习函、学生的实习的中期 报告单、实习机构出具的实习评估表、学生必须完成的实习总结报告及对机构的反馈回报等。这些制度要求使在实习基地的实习 既规范也富有成效。
3)拓展港台和国外在实习基地,了解社工前沿,拓展学生视野。具体来说,就是选择有志于献身社工事业的学生在假期到香港进行实习,接触前沿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与香港社工一起工作,进行实际的社会工作实践,同时也反思如何推动大陆的社会工作发展;选择条件合适的研究生参加与国外高校共建的实习基地。
4)实习点实习共计800学时。提供跨校修学分,尤其是与境外、国外高校合作,联合培养。
2.构建系统、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督导制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督导制度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专业能力提升和实习质量维护的重要保障。实习督导制度由5个督导部分组成:
1)个人成长督导。在第一学年,提供社工领域选择、职业规划等方面咨询,提供课程选修、理论知识等督导。
2)专门领域督导。如老年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等,由不同领域有专长和专门研究的教师督导。 
3)专业方法督导。主要是三大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方法督导,由擅长不同工作方法的老师督导在 实习过程中具体方法的运用。 
4)结合实习的科研督导。依托教师或学生的科研项目,提供特定服务的督导。 
5)结合毕业论文的实习督导。学生通过在实习中接触到的社会现实社会问题,引发思考,选择作为毕业论文题目进行深入研究,教师进行专门的督导,提升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课程设置,强化实践面向。
1)参考国外知名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在教学与教研方式上,注重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教学之中,形成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联动、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联动的机制。
2)在专业理论培养的基础上,分类培养,并增加实践课程所占比重,突出社会工作专业的技能培训。
3)建设外向型双导师制和国际化课程。持续引进实务性课程教师,聘请国内外业界精英担任兼职导师,讲授包括督导、机构运营在内的实务课程。对于专业性强、非常重要、难度较大的课程,考虑聘请国外或境外教师前来授课,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4.实习与实践构成与考核。总学分共计6学分。
1)学术活动,不计学分。要求听取至少8场学术讲座,每场讲座后由专人负责盖章。
3)实务实习,6学分,包括整合实习(1)、整合实习(2)、毕业实习。整合实习考核:各提交100小时的实习记录证明。毕业实习考核:宏观社会工作必须递交政策调研报告、政策分析报告构成;微观社会工作必须递交“小组游戏开发及其价值解读报告”、“个案跟踪、管理报告”。两者都必须递交实习单位盖章认定的实习小时达到600小时的证明。
九、培养特色
1. 分类培养,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按照宏观社会工作和微观社会工作两种类型,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宏观社会工作发挥财经类院校优势,着力培养以社会项目策划与管理能力为核心的社会服务管理人才。微观社会工作充分发挥学院团队优势,着力培养实务型前沿社工人才。
2. 实务为核以两手抓为核心策略,全面提升实务教学。一手抓校--社联合培养,一手抓校-企联合培养。依靠香港明爱等国内外实习基地平台和实务导师进课堂,提升学生实务能力。设立读书报告会、实习报告会、政策调研报告、项目策划书等考核机制。
3.国际化办学。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的名校和著名机构开展合作,推进海外实习计划、研究生交换项目和短期交流项目。
.体现财经管理特色。依托我校财经、管理等学科优势,培养能够从事社会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与管理、企业社会工作、社会服务和社会发展项目策划与评估等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江西财经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社会工作专业(Ⅰ微观社会工作方向)

课程

   

学分

学时

考核方式

  

开课学院

备注


类型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5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2

32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若干规定

英语

3

48

 

 

 

 

 

外语学院

教育部关于研究生外国语学习与考试

专业必修课(16学分)

现代社会工作理论

2

32

 

 

 

 

 

 

社会研究方法

2

32

 

 

 

 

 

高级社工实务

2

32

 

 

 

 

 

社会政策分析

2

32

 

 

 

 

 

应用心理学前沿

3

32

 

 

 

 

 

社会工作伦理

2

32

 

 

 

 

 

整合实习(1

2

32

 

 

 

 

 

实习督导课程

整合实习(2

2

32

 

 

 

 

 

选修课

专业选修(不低于6学分)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2

32

 

 

 

 

 

 

社会工作督导

2

32

 

 

 

 

 

SPSS统计应用

2

32

 

 

 

 

 

社会项目策划与评估

2

32

 

 

 

 

 

国际儿童福利政策

16

 

 

 

 

 

国际老年社会工作与政策

16

 

 

 

 

 

任意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

儒释道与生命教育

1

16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2

32

 

 

 

 

 

医务社会工作

2

32

 

 

 

 

 

家庭社会工作

2

32

 

 

 

 

 

老年社会工作

2

32

 

 

 

 

 

农村社会工作

2

32

 

 

 

 

 

企业社会工作

2

32

 

 

 

 

 

司法社会工作

2

32

 

 

 

 

 

课程总学时、学分(不低于30学分)

31

 

 

 

 

 

 

 

 

 

注:1. 学生须修课程总学分31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学生需要完成三部分第二课堂学习:(1)一份项目策划报告书(包含项目预算内容);(2)至少参加8堂讲座;(3800个小时的实习经历;(4)系统做完一次读书报告;(5)毕业实习必须提交8000字以上的调研报告。

3.同一门课程应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和相同的试卷。考核方式分为:校考闭卷、校考开卷、院考开卷、院考闭卷、小论文、实验报告等。考核方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社会工作专业(宏观社会工作方向)

课程

   

学分

学时

考核方式

  

开课学院

备注


类型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5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2

32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若干规定

英语

3

48

 

 

 

 

 

外语学院

教育部关于研究生外国语学习与考试

专业必修课(16学分)

现代社会工作理论

2

32

 

 

 

 

 

 

社会研究方法

2

32

 

 

 

 

 

高级社工实务

2

32

 

 

 

 

 

社会政策分析

2

32

 

 

 

 

 

应用心理学前沿

3

32

 

 

 

 

 

社会工作伦理

2

32

 

 

 

 

 

整合实习(1

2

32

 

 

 

 

 

实习督导课程

整合实习(2

2

32

 

 

 

 

 

选修课

专业选修(不低于6学分)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2

32

 

 

 

 

 

 

SPSS统计应用

2

32

 

 

 

 

 

社会项目策划与评估

2

32

 

 

 

 

 

社区发展理论与实务

2

32

 

 

 

 

 

国际老年社会工作与政策

1

16

 

 

 

 

 

国际儿童福利政策

1

16

 

 

 

 

 

社会服务机构管理

1

16

 

 

 

 

 

任意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

儒释道与生命教育讲座

1

16

 

 

 

 

 

 

社会企业管理研究

2

32

 

 

 

 

 

当代管理理论专题

1

16

 

 

 

 

 

农村社会工作

2

32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1

16

 

 

 

 

 

老年社会工作

2

32

 

 

 

 

 

司法社会工作

2

32

 

 

 

 

 

课程总学时、学分(不低于30学分)

31

 

 

 

 

 

 

 

 

 

注:1. 学生须修课程总学分31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学生需要完成三部分第二课堂学习:(1)一份项目策划报告书(包含项目预算内容);(2)至少参加8堂讲座;(3800个小时的实习经历;(4)系统做完一次读书报告;(5)毕业实习必须提交8000字以上的调研报告。

3.同一门课程应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和相同的试卷。考核方式分为:校考闭卷、校考开卷、院考开卷、院考闭卷、小论文、实验报告等。考核方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